7年不在港也能拿永居?这份解释信模板让成功率飙升90%!
香港,这座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国际大都会,拥有永久居民身份不仅意味着身份的转变,更涉及教育、医疗、就业等全面的福利保障。
然而,取得香港永居身份的道路并不轻松,许多人在拿到香港身份满7年后,申请永居时,往往因为多种原因被香港入境处要求补交材料,最常见的情况就是7年期间并未常住香港。
在审查永居申请时,入境处最关注的是申请人的居住时间。如果你在7年期间持续居住在香港,通常永居申请不会遇到太多阻碍。
根据香港入境条例第2(6)条,香港入境处在审核"通常居住" 主要的考虑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①你不在香港的原因、期间及次数;
②你是否在香港有惯常住所;
③你的家庭主要成员是否在香港居住 ( 包括配偶及子女 )
④你是否受雇于在香港运营的公司;
⑤你是否有合理收入以维持自己和家人的生活
⑥你是否在香港合法、按时报税
但根据我们处理的大多数永居案例,很多申请人并未在这7年内长期居住香港。这种情况下,入境处不会一刀切拒绝你的申请,而是会根据你的香港居住天数、是否有超过180天未在港等情况,要求你补充材料解释。
这时,一封合理的解释信显得尤为关键!它在转永居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。
如何撰写永居申请的解释信?
通常解释信需要包含不在港的原因、是否在港设立公司或就业、家人的居住情况以及你与香港的联系等内容。
但千万别以为简单几句话就能解决问题!我们曾遇到过一位投资移民受养人,虽然在港读书5年,但因为解释信写得不到位,导致永居申请被拒。
什么样的解释信才算合理?
关键在于以下几点:
1、真实合理
解释信必须基于真实情况,切忌造假。并且,你需要提供真实的证据证明离港原因或你与香港的关联。
2、证据的权重
像电话卡、银行卡、购物小票等普通游客也能获得的物品,证明力不高。
3、换位思考
从入境处主任的角度考虑问题,建立共同的价值观。例如,你可能因为家人生病而留在内地,但需要了解,香港的文化中,住院通常不需要陪护,所以长时间不回港可能不会被理解。
4、言简意赅
有些申请人为了得到认可或同情,写了长篇解释信,这其实是不必要的。重点是言简意赅,抓住要点。
5、强调扎根香港的意愿
总结你的证据,表明你已经、及未来会对香港做贡献,同时也表达出长期扎根香港的意愿。
6、提前准备
建议提前准备好所有相关证明材料,而不是等到入境处发来补件通知时才仓促应对。提前提交齐全的材料会为你赢得更多信任。
我们已经帮助很多未长期居住香港、离港超过180天的朋友成功获得永居,也接到过一些即使有较多在港记录但仍被拒的案例,由此可见,转永居的难度已经加大。
不论是解释信的方向、材料的分类,还是与入境处的沟通,都需要精准把控,才能最大程度提高永居申请的成功率。
如果你即将满7年,遇到永居申请问题,或者被要求补件甚至被拒,不知如何应对,欢迎留言私信获取1对1专业咨询。